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一种将企业活动作为成本核算核心的方法。它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运用:
确定成本对象:识别需要计算成本的产品、服务或作业。
识别作业:分析确定构成企业作业链的具体作业,这些作业是成本发生的直接原因。
确定成本库: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形成作业成本库。
确定成本动因:为每个成本库选择一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订单数量等。
收集成本数据:收集与每个作业相关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将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
分配作业成本:根据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给成本对象的作业成本和直接成本合并,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分析和控制成本: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以支持管理决策。
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企业需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确保所投入的成本能够通过提高决策质量等方式得到补偿。同时,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配合,以及准确的会计信息记录。
例如,某物流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将其服务流程划分为处理订单、运输货物、验收货品、卸货入库、储存货品、货品出库、配送货品等七项作业,并对每项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和成本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