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成为高新企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申请成为高新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明确企业自身条件
进行自我评估,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包括企业成立年限是否满一年,查看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情况,确定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及与核心技术的关联性。例如,检查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这些知识产权是否在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中起到核心支撑作用。
核算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数量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确保符合规定要求。例如,统计企业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等岗位的人数,与企业总人数进行对比计算。
分析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以及其中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保证达到相应标准。比如,整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研发费用明细账,准确计算各项比例。
确定企业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是否达标。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明确哪些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并计算其收入占比。
二、知识产权准备
及时申请和获取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例如,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及时将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
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和关联性,知识产权应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服务)紧密相关。例如,对于生产高科技设备的企业,其拥有的专利应涉及设备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管理,保留相关的研发记录、技术文档等,以便在申请时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例如,建立知识产权档案,记录知识产权的申请时间、授权时间、技术内容等信息。
三、人员准备
明确企业的科技人员范围,包括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例如,研发部门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为研发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等都可以认定为科技人员。
整理科技人员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确保科技人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例如,提供科技人员的学历证明可以证明其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
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例如,组织内部培训、参加外部研讨会等方式,提升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
四、财务准备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制定财务报销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财务管理。
对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财务数据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例如,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整理企业的研发费用明细账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账,明确各项费用和收入的来源和用途,以便在申请时能够提供详细的财务数据。例如,对研发费用进行分类核算,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等。
五、其他准备
准备企业的科研项目立项证明材料,包括项目立项报告、项目验收报告等,证明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例如,提供项目立项报告可以说明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
收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如产品销售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用户使用报告等,证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例如,提供产品销售合同可以证明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实现了商业化销售。
整理企业的荣誉证书、资质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如企业获得的专利奖、科技进步奖等,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例如,获得专利奖可以证明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