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关于 ABC 作业成本法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
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该企业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和生产流程的日益复杂,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越来越不准确,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企业决定引入 ABC 作业成本法来改进成本核算。
二、实施过程
确定作业中心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将企业的主要作业活动划分为以下几个作业中心: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发货。
识别成本动因
产品设计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是设计工时。
原材料采购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是采购订单数量。
生产加工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工时。
质量检验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是检验次数。
包装发货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是发货数量。
对于每个作业中心,分析并确定其成本动因。例如:
收集成本数据
收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如一个月)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
分配成本
根据成本动因,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例如,如果某一产品在生产加工作业中心消耗了 100 个机器工时,而该作业中心的总成本为 10000 元,且机器工时是该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那么分配到该产品上的生产加工成本就是 10000×(100÷ 该作业中心总机器工时)。
三、结果分析
成本准确性提高
通过 ABC 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一些高产量、低复杂度的产品成本有所降低,而一些低产量、高复杂度的产品成本则有所上升。这使得企业能够更真实地了解产品的盈利能力,为产品定价和生产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资源利用优化
企业可以根据作业成本信息,识别出哪些作业活动消耗了较多的资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例如,如果发现某个作业中心的成本过高,可以分析其成本动因,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动因的消耗,如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检验次数等。
决策支持加强
ABC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详细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更准确的产品组合决策、定价决策和生产流程优化决策。例如,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成本和盈利能力,决定是否继续生产某些低利润产品,或者调整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通过实施 ABC 作业成本法,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优化了资源利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这一案例表明,ABC 作业成本法在复杂生产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