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步骤是怎样的?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4-09-23 点击数:

  ABC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确定作业和成本动因

  确定作业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出各个不同的作业活动。这些作业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工序,如加工、装配等;也可以是服务过程中的特定活动,如客户咨询、订单处理等。

  例如,在一家制造企业中,作业可能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制定、机器加工、产品检验、包装发货等。

  确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它反映了作业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每个确定的作业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这是准确分配成本的关键。

  比如,对于机器加工作业,成本动因可能是机器工时;对于原材料采购作业,成本动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数量。

  二、建立作业成本库

  归集资源费用

  将企业的各项资源费用,如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按照资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归集。

  例如,将所有与生产设备相关的费用,如设备购置成本、维修保养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等,归集到设备资源费用中。

  根据作业活动分配资源费用到作业成本库

  把归集后的资源费用按照作业活动进行分配,建立各个作业的成本库。分配的依据是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

  例如,如果设备资源费用主要是由机器加工作业消耗的,那么就根据机器加工作业对设备的使用时间或加工数量等因素,将设备资源费用分配到机器加工作业成本库中。

  三、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

  对于每个作业成本库,用该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除以成本动因总量,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

  例如,机器加工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为 100 万元,该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工时,总量为 10000 小时,那么机器加工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为 100 元 / 小时。

  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对于每种产品或服务,确定其消耗的各个作业的成本动因数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成本动因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该产品或服务上。

  比如,某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机器加工作业 500 小时,那么该产品应分配的机器加工成本为 500 小时 ×100 元 / 小时 = 50000 元。

  四、汇总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汇总各个作业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

  将每种产品或服务从各个作业分配到的成本进行汇总。

  例如,某产品经过多个作业成本分配后,分别得到机器加工成本 50000 元、产品检验成本 20000 元、包装发货成本 10000 元等,将这些成本进行汇总,得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80000 元。

  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根据汇总后的产品或服务总成本,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和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比如,如果发现某产品的包装发货成本过高,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包装材料成本高还是发货运输费用高,从而针对性地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如优化包装设计、选择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等。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